今天的行程看起來不多  但沒想到還蠻複雜的
走路關出約旦  入以色列以拉特(棕梠樹之城)  再出以色列的陸關   最後到埃及西奈半島的Taba

領隊說之前都是從約旦直接坐船去埃及的  就不用這麼麻煩
但是有幾次因為紅海風浪太大   導致離不開
而我們無法預測當天的天氣   所以還是走陸路比較保險
但就得麻煩大家自己拉行李囉~~ 

哈利法: 酋長  講解聖經之人
maya


再看看飯店最後一眼  整片紅色的都是同間飯店  很大一間吧


到了約旦路關   放了總統的照片


看大家自己拉著行李   也是個蠻特別的體驗囉    
所以大家記得還是帶小一點的行李箱比較方便喔



再見了 約旦 過幾天我們會再回來的~~
領隊說離路關人員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照像  大家便紛紛在此拍照   真是愛照像的一群人呀
 


進入以色列囉


當地旅行社的老闆親自來接我們   還一人送一頂帽子  還送了馬亞最愛的紫色  真是太讚囉 


以色列在這開了家很大的水族館  而且是直接在紅海上用透明玻璃隔起來
所以看到的都是野生的水中生物呢
 


到了以色列的路關   也是最後能照像的地方
以色列管的非常嚴格  陸關的人員看到同團的拿著攝影機   馬上把他叫過去
請他把剛剛拍到的東西刪掉   當一個拿著長步槍的人請你把影片刪掉的時候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敢拒絕吧? 

像約旦跟埃及的邊防人員都很和善  笑容滿面的
但以色列的陸關人員幾乎都是女生  卻是面無表情  而且很兇悍的感覺
弄得馬亞也跟著緊張了起來 生怕做錯了什麼會被關起來....

而且以色列的路關是每個人都要問問題   所以花了蠻長的一段時間大家才全部通過
(通常來的領隊   他們更是懷疑他是有企圖所以常來的 反而詢問更多問題  不過領隊不是應該有領隊證嗎?)
第一位通過的團員說我們會待3-4天   沒想到路關人員馬上把原本核發的3個月簽證改成2個禮拜耶....
看來沒事可別得罪以色列人比較好喔~~~
 


來到埃及後   陸關人員笑得很燦爛   於是我們也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開始照像囉


這個計程車招呼站做的好可愛呢


上次馬亞去埃及的時候   警察也都是騎駱駝   感覺駱駝就好像他們的汽車一樣呢  

駱駝(沙漠之舟)是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動物   所以大家可別得罪他呦....
駱駝有四個胃  所以可以整整一個月不吃不喝   可以負重500公斤的東西
有兩層眼皮  裡面那層是透明的  作用就是: 讓駱駝行走的時候可以看的到  同時可以防止沙吹進眼睛裡
駱駝跟人類不同   帶頭的是母駱駝   而公駱駝是路癡      會一隻接著一隻走   很有方向感
而且天生有感應到哪裡有水的能力  好厲害呀~~~ 

領隊說他喝過駱駝奶  很黏稠   像優酪乳一般...
駱駝把舌頭吐出來  口吐白沫  就是求偶的表現 
通常阿拉伯有的是單峰駱駝   亞洲(阿富汗北部)有的才是雙峰駱駝


當地旅行社的老闆說   知道是我們的大年初一  所以中午要帶我們去吃中國料理
但明明就是韓式料理嘛  全部都是泡菜什麼的  馬亞都不愛吃   連湯也是超辣 
最後只好回車上吃餅乾   完全忘記要照像這回事兒哩



看到傳教的DM全是韓文   感覺很有趣耶
(後來聽Nydia說韓國一半是信基督教的   想必有許多這樣的DM囉)
 


沿路經過的 很多都是沙漠地帶   還好馬亞有帶保濕的產品呀 


到了我們住的旅館囉  兔兔很開心的去騎駱駝了 


看起來還不錯吧  這裡是離西奈山最近的旅館  開車只要5-10分鐘的路程呢
不過可能因為大家半夜就都要起床去爬山   所以房間內部比較簡陋   比較像青年旅社



聖凱薩琳修道院 (St.Catherine Monastery)

摩西五經:
(五經)指的是舊約聖經的前五卷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等五卷書。主要的文體是敘事文,也穿插詩歌、演講集、儀式錄等。

五經 Pentateuch 源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翻譯。penta 是五,teuchos 是書的意思。猶太人稱創、出、利、民、申這五卷書為妥拉(Torah律法)。

除了耶路撒冷之外,耶猶回三教聖地聖凱薩琳修道院,是當今仍然在使用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修道院,院內珍藏古代手稿數量和價值在世界上僅次於義大利的梵蒂岡。 

往聖凱薩琳修道院的路上


有關聖凱薩琳修道院的歷史,和舊約聖經出埃及記有高度關連,經文中記載:三章二節(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三十一章十八節(耶和華在西乃山和摩西說完了話、就把兩塊法版交給他、是神用指頭寫的石版。)

這就是被火燒著  卻沒有燒燬的荊棘
是後代啦  不是本尊  不過我想應該沒有人敢去燒燒看吧  
等下被裡面的東正教僧侶追著打
 


三千五百年前,八十歲高齡白髮蒼蒼、拙口笨舌的先知摩西,為了逃避埃及法老王的迫害,帶領著客居在埃及的以色列人,渡紅海,歷經艱辛,來到了西奈山下安營紮寨。一天,摩西獨自上山,突見山頂上一聲巨響,耶和華在火光中降臨,摩西急忙上前,接受耶和華給以色列人制定的十條誡律,從此一神教誕生了。

此後,摩西帶領著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中,因罪流浪了四十年,終於回到上帝應許摩西流有奶與蜜的迦南地,現今,摩西領受十誡的西乃山被稱為摩西山(Jebel Musa)、聖山,高二二八五公尺。如今,這一段聖經史事,因為西乃山山腳下的聖凱薩琳修道院,二年前進入世界遺產名單,重新引起世人關注。

當地的東正教僧侶還蠻保護這個修道院的   一次只准10個人入內參觀
而且一路跟著   要求我們盡量保持安靜....
 


聖凱薩琳修道院建於西元五六五年,位於歐亞交通要道上的西乃半島南部,由於是兵家必爭之地,西元七世紀以後,西乃幾經戰火蹂躪:由阿拉伯人進入、十字軍東征,還是在奧圖曼帝國統治、拿破崙侵略,乃至六日戰爭以色列佔領時期,修道院都沒有受到破壞、完好無損。只是在近代,院內一些珍貴文獻被少數學術騙子以研究為名盜走了。

修道院呈四方形,庭院長八十五公尺、寬七十六公尺、高度為十五公尺左右厚一至三公尺的高牆包圍,院內有十八座形式各異的拜占廷式教堂-洋蔥形的尖塔、東正教的馬賽克和聖像畫,主要建築是東南角的大教堂,以及南面的圖書館。

聖凱薩琳修道院的門口


聖凱薩琳修道院是以聖徒凱薩琳命名,她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市一非基督教貴族家庭,十七歲受到敘利亞傳教士的啟蒙和影響,受洗成了基督徒。西元三0七年羅馬昏君馬克西米奴斯在亞歷山大鎮壓基督徒時,凱薩琳挺身而出當面予以斥責。皇帝召來五十名學者與之辯論,都被折服。皇帝惱羞成怒將她打入地牢監獄,並派皇后前往規勸,沒想到,皇后也改信了基督教。

這座鐘樓還蠻漂亮的  簡單而莊嚴



西米奴斯盛怒之餘竟處決了皇后等人,還把凱薩琳被綁在一個大輪上受酷刑後,斬首示眾。年方十八的凱薩琳不幸殉難後,上帝命天使將她的遺體運到西乃半島上的最高峰葉忒羅山。

十七年後,一群基督教徒來到西乃山谷地,聲稱這是摩西所見荊棘自燃之地,懇請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皇太后讓他們在那裏建一座小教堂。在皇太后資助下,教堂於三三四年建成。兩個世紀後,由於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贊助,教堂進一步擴建,到五六五年終於形成了一座由高大的圍牆封閉的堡壘式的修道院,但是當時叫做(聖瑪利亞修道院)。

摩西在得知自己是希伯來人  而非埃及人後    離開埃及來到曠野
遇見他未來的妻子在此地放羊.打水   他去幫忙的地方
現在就把這口井與荊棘蓋了這座聖凱薩琳修道院來記念囉
 

 
埃及歐盟 投入修道院保護
一九九五年,埃及還同歐盟簽署了南西乃環保發展合同,擬投資九百萬美元,加強對聖凱薩琳修道院周圍約五千平方公里的環境保護,其中百分之七十七的資金由歐盟提供,其餘的資金由埃及籌措。另外由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領導的世界慈善會也加入維護聖凱薩琳修道院的工作。

修道院現有二十二名希臘東正教僧侶,他們承襲著正教傳統,蓄長須、穿黑袍,每天黎明起床,敲鐘三十三下(象徵著耶穌三十三年的壽命),然後開始一天的祈禱、潛心修行的隱居生活。

遠遠的就走來一位僧侶   但我們不好意思照他正面啦~~
 


從聖凱薩琳修道院後面山崖,花三小時爬三千七百五十個石頭壘砌的臺階,可以到西乃山頂。另有一條從修道院往東盤山而上的小徑,由十九世紀埃及官方修築,如果體力不支,還可騎駱駝。西乃山頂上有一座獻給三位一體的石砌小教堂,北邊有個山洞,傳說就是摩西受誡之所在。

詳情請見:
http://www.artisan.com.tw/newspaper/931001.htm


它(車牌)可是正港的阿拉伯數字喔  你以為是0379對不對?


錯 他是5469!!!!!! 
沒想到我們以為的阿拉伯數字已經是改變過的了  真正的阿拉伯數字跟我們一般看到的可是不同的呦
那幹嘛要叫阿拉伯數字啊?



這是5265


這最妙了  以為沒什麼數字 但它卻是5004喔 


石頭的圍牆 感覺很優雅


從聖凱薩琳修道院再往後走  就是西奈山的山腳囉  明天就是要從這裡開始爬山....


飯店的餐廳7點才開門 旁邊也沒別的地方去  所以我們就先去洗頭洗澡囉


沒想到來到餐廳門口 廚師們邀請大家一起熱舞 馬亞才剛洗完頭洗完澡的呀~~~
趕快照了幾張像 就得遠離這個滿是BBQ煙味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happy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