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來到瑪利亞東正教教堂
在這裡看不到神壇 而且為了表示尊敬
裡面沒有椅子 必須站著歌頌 這個就是跟天主教的不同之處囉~~
maya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
正教會(東方正教會),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
西元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基督教分裂成東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東部的正教自稱爲「正」(Orthodoxia,意爲「正統」),認為只有正教會才保留了基督最原始的教導和傳統。正教相信,正教信仰就是上帝「一次傳於聖徒」(儒達書 / 猶達斯書 / 猶大書3)的信仰,這一信仰在正教會中代代相傳,毫無增刪。由於正教位於東方,故此又稱爲「東正教」。目前,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第二大教派,信徒人數僅次於天主教,主要分佈在希臘、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東歐國家。
詳細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D%A3%E6%95%99%E6%9C%83
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
在教義方面,東正教主張聖靈只來自聖父,天主教則主張聖靈來自聖父和聖子。東正教沒有關於〝天堂〞和〝地獄〞之間存在〝煉獄〞的說法,而天主教聲稱兩者之間有煉獄。東正教否認貞女瑪利亞貞節受孕及其肉體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認。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首腦,只承認他的主教和〝西部教會牧首〞的職位,而天主教教皇自稱是全世界教會的領袖。
一進到內部 馬上撲鼻而來的就是薰香的香味
也就是掛在天花板上的這些薰香爐散發出來的囉~~
在禮儀方面,東正教教士衣著打扮與天主教教士不同,東正教主教頭戴圓頂帽,身穿銀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掛聖像,手持權杖,而天主教主教頭戴桃形尖頂帽,身穿特制黃色神袍,胸掛十字架,手戴權戒;舉行儀式時,東正教除了可使用希臘語外,還可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天主教則在長時期內只使用拉丁語,但有些天主教教會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唱聖歌時,東正教唱詩班沒有風琴伴奏,而天主教唱詩班則有;祈禱時,東正教徒用三個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畫十字,而天主教徒用整個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畫十字;受洗時,東正教採浸水式,天主教則採注水式。
在教堂方面,東正教教堂的建築式採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採羅馬式或哥德式。而其內布置也各有不同,東正教堂聖壇中央掛有聖像,四周則掛聖徒畫像,而天主教堂聖壇中央掛聖母瑪利亞畫像,聖壇兩旁掛耶穌畫像,周圍牆上掛十四幅耶穌受難畫像。
詳細介紹於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592c40100079p.html
東正教教士正在與我們的導遊Ella聊天
希望我們大家能捐些錢給教堂...
衣裳的繸子—猶太人平常穿的外衣,是一塊大方布,四角上都有繸子,神吩咐他們在衣服上都作繸子(民十五38,申廿二12,參太九20,十四36),每繸子上有一條藍線,表明屬天的律法,按猶太人的遺傳,其餘的線都是白色,表明律法的聖潔,這些線上所結的繸子,共有六百一十三條,代表摩西的律法誡命。
領隊正好講到猶太人衣服上的繸子 忽然就拉起路邊這位先生的衣角
接下來這位可憐的先生就被22個人圍著囉
(他又聽不懂中文 只知道有人拉著他的衣服
而且還被22個人包圍 無處可逃阿~~~~)
不過他也蠻大方的 問他能不能照像 他也同意了
完全沒有露出不悅的神情或態度 很合善呢
所謂“衣裳的穗子”,是指法利賽人所穿長袍下所加縫的穗子而言。穗子共六百一十三條,代表摩西律法和祖宗口傳的規矩的數目,其中六百條分縫在長袍下四邊,每邊一百五一條。另外在袍的叫角打八個美麗的結,又在袍的前面加五條美麗的“垂條”,代表摩西五經,所有穗子用藍線,表示屬天。
主那穌所穿的長袍也有穗子(太九章20節)。
資料來源: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0Matt/40GT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