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瘋狂年代的節目單
覺得國修老師真的好厲害
可以只用一句話 (現在幾點了? 請看下面擷取處)
就表達出一個意境

可能就像他敎他的學生的五個永遠一樣
真實的觀察人生並記錄下來最深的情感
再將他轉成一齣戲
放在舞台上供大家欣賞
感謝有國修老師以及許許多多跟他一樣堅持理想的人
讓我有好戲欣賞
有感動有歡笑


也用黃致凱先生的理想期許自己:
永遠在生活中累積創作的感動,在創作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maya

本文擷取自《瘋狂年代》節目單:
導演 黃致凱 先生:『我喜歡那種感覺,(國修)
老師可以隨意從生活中的一個話題就切入一齣戲,然後開始分析;也可以從某一齣戲裡的台詞,馬上衍生出他對生活的看法。常常我們在談起創作的態度是很隨性的。前陣子,我動了鼻中膈彎曲的手術,跟老師提起我在住醫院某個夜晚很不寧靜,因為隔壁床有個老人每隔幾個小時,就會起來吵著問:「現在幾點了?」當我想繼續抱怨時,老師話頭一轉:「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可以把這個老人寫進劇本哩,有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只有一句台詞:【現在幾點了?】這個隱喻是他住院太久,待在病房內只看的到日光燈,看不見日夜變化,於是時間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對生命消逝的速度開始感到焦慮。」就這樣,我們以漫談的方式開始構思著一個又一個劇本可能創作的方向,沒有包袱,也沒有壓力。

戲劇與人生有一個很微妙的模糊地帶,劇場是提供這兩者相互過渡的空間。有時我們是從生活中去找尋戲劇的創作靈感,有時我們是藉由戲劇來理解自己生活中的困惑。
 

在 國修 老師的教育裡,生活與創作的關係密不可分,他告訴我們面對創作要有五個「永遠」:「永遠觀察人物百態」、「永遠觀察事物狀態」、「永遠關心所處環境的刺激與變化」、「永遠記憶最深的情感」、「永遠被生命感動」。追根究底老師的戲劇教育其實就是在談「角色扮演與生活態度」,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角色,而每天的生活就是我們的創作。我們要以誠懇的態度面對自我,提昇生活中感性的能力,這也就是老師近年來一直提倡的「流眼淚運動」,其實這個運動的精神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
 

永遠在生活中累積創作的感動,在創作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happy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